诺兰最新烧脑大片《Tenet》,为什么中文译名很难译出精髓?(tenet)

诺兰最新烧脑大片《Tenet》,为什么中文译名很难译出精髓?(tenet) 继《星际穿越》之后,诺兰的又一部烧脑巨制来了。 上周末,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的新作

诺兰最新烧脑大片《Tenet》,为什么中文译名很难译出精髓?(tenet)

继《星际穿越》之后,诺兰的又一部烧脑巨制来了。

上周末,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的新作《信条》(Tenet)登陆内地大银幕。不少影迷看完后,精神恍惚一脸懵圈走出影院,表示“智商被碾压”“看不懂”…

A graduate in English literature from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Nolan excels in creating twists-studded complex stories, impressing viewers with his talent in making personal, distinctive films within the Hollywood mainstream.

对于大多数粉丝来说,诺兰是一个传奇。他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的英国文学专业,作为一个文科生却善于创作烧脑科幻片,在好莱坞主流电影中独辟蹊径,表现出浓烈的个人风格。诺兰自编自导其所有电影,是当之无愧的作者型导演(auteur)。

Tenet, which Nolan began conceiving around 20 years ago, is actually a story visualizing the lapse of time in an unprecedented, special effects-studded way. The story is about a secret agent who embarks on a dangerous, time-bending mission to prevent the start of World War III.

《信条》的故事,诺兰琢磨了20年。影片讲述一个特工为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进入一个时间流向被颠覆的危险任务之中。但事实上,你可能会发现,这个商业间谍片的表述,只能算这部片的“外壳”, 它真正的核是在电影世界里,将时间的走向以影史上前所未有的方式,用视觉化的特效奇观呈现出来。

除了剧情烧脑,还有不少网友指出影片的中文译名欠佳,没有翻译出原片名“Tenet”的玄妙之处。

根据牛津词典,Tenet的定义是:

one of the principles or beliefs that a theory or larger set of beliefs is based on

一套理论或信仰的思想基础

简单而言,就是“信条”或“原则”。

仔细观察,tenet 是一个“正过来、倒过去”都一样的单词。正序、逆序皆为其本身。而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意大利庞贝遗迹,该遗迹在公元79年被爆发的火山废墟掩埋。这个词可以说是最早的一个回文。

语言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 “回文”( palindrome)。Palindrome/pælɪndrəʊm/一词来自于拉丁语palin dromo,即“running back again”。

除了tenet,英文中类似的单词还有:

eye(眼睛) eve(前夜) level(水平) radar(雷达) rotator(旋转体)

也有一些词汇是无轴心字母的,例如 deed(行为)、noon(中午)、Otto(人名),Hannah(人名)等等。

还有一些词汇顺读倒读有不同意义,如: are (era),God(dog),live (evil),nap (pan),time (emit),trap (part)等。

英语中还有一些有趣的回文句子,在不考虑标点符号和大小写字母的情况下,以字母为单位,顺读逆读意思一致。

在基督教传说中,人类始祖亚当(Adam)和夏娃(Eve,这也是个回文单词)初次见面时,亚当就说了句回文: Madam,I’m Adam. (女士,我是亚当。)也有人认为亚当是这么说的:Madam in Eden, I’m Adam.(伊甸园的女士,我是亚当。)

比如最著名的一句就是拿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Elba)时,相传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

这句话正读反读都能读通, 里面的able表示“有能力的”,ere /er/是介词,相当于 before,Elba就是“厄尔巴岛”。

所以,句子的字面意思是“我看见厄尔巴岛之前是有能力的”,这样翻完全破坏了回文体的特色。

但有一个精彩的翻译做到了“信、达、雅、形”,据说译者是翻译家马红军老师:落败孤岛孤败落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支持者用一句回文称赞他: No X in Nixon.(尼克松心里没有谜。)

再看这句: A man, a plan, a canal- Panama!(一个人,一个计划,一条运河——巴拿马!)A man指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他在任内美国取得巴拿马运河开凿权。

还有一句回文佳句是在美国《时代》杂志的一封读者来信中发现的: Live on, Time, emit no evil. (《时代》杂志,愿你永生,可别恶语伤人。)

再举几例以字母为单位的回文句。

Live on no evil.

Rise to vote, sir.

Was it a rat I saw? (我看到的是一只老鼠吗?这句用cat或bat亦可)

有些回文句子是以词为单位的。

You can cage a swallow, can’t you? But you can’t swallow a cage, can you?

King, are you glad you are king?

Girl, bathing on bikini, eyeing boys, finds boys eyeing bikini on bathing girl.

Dollars make men covetous, then covetous men make dollars.

写的最妙的回文句子,是用拉丁文写的,即使不懂拉丁文的人也能感到它非常有趣。

原文是: Sator ,Arepo,tenet opera rotas. (那播种的人,阿列波[人名],把旋转的轮子抓住。)这句话中间的“tenet”既是一个回文词汇,又充当整句回文语句的轴心。

有趣的是,整句话顺读倒读都是每个字母位置相同,含义一样。

而且将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连起来拼在一起,则是第一个词:Sator;将每个词的第二个字母连拼起来,则是第二个词:Arepo;

将第三个字母连拼起来则为句中的第三个词:tenet;将第四个字母连拼起来,则为句中的第四个词:opera;将句中每个词的第五个字母连拼起来,同样也成了这句话的第五个词:rotas。

这句话其本身意义不大,但是作为一种文字游戏,确实令人叫绝。

有人将这个句子用下面的方式排列:

R O T A S

O P E R A

T E N E T

A R E P O

S A T O R

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看看能用多少种方法把这个排列组合成上面的回文句。

因为汉语是方块字,单个的字不存在回文现象,但是具有回文特色的句子可数不胜数,历代文人骚客都以这种文字游戏为乐,比如: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喜欢的少年是你,你是年少的欢喜

宋朝大诗人的一首诗,也是回文诗的代表。

《记梦回文二首其一》

作者:苏轼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倒着读)

窗晴斗碾小团龙,活火新瓯浅焙红。

江涨雪融山上日,缸倾酒尽落花空。

无论是英文中的“tenet”,还是“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还是“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都蕴含了一个哲理:周而复始。

回文从头开始念,念到结尾,突然发现又回到了开头,让人想到了物理学上的 “莫比乌斯环”(Mobius band)。

一张纸条,如果扭转一头和另一头相连,就形成了“莫比乌斯环”。

试想,你把一只蚂蚁放上去,这只蚂蚁从正面爬着爬着就爬到了反面。正和反在莫比乌斯环上完全没有了边界,正即是反,反即是正,周而复始。

电影《信条》或许讲了一个莫比乌斯环的故事,正叙倒叙,同时进行,最后两个方向汇合达到闭环,颇有佛教中因果轮回的意味。

可以说,“tenet”作为片名太传神了,但大陆版翻译《信条》只是做了直译,并没有翻出精髓。

港台版翻译则叫《天能》,只是音译。

不过,在B站上有人给出了一个翻译,挺妙的,叫 “业非业”

“业”是一个佛教概念,指人在这一世中所有思想和活动的总和。“业非业”的含义就是事情不是你看到的那样,还有别的可能。同时,“业非业”也做到了中心对称,跟tenet有异曲同工之妙~

看过影片的朋友对于译名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来源:翻吧

参考:“侃英语”、华南翻译市场、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微信公众号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原文标题:诺兰最新烧脑大片《Tenet》,为什么中文译名很难译出精髓?(tenet)

Like (0)
Previous 2024年11月1日 下午3:39
Next 2024年11月1日 下午3:5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youxuanhao@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