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这几天的势头,用一个猛字可能都快不够形容了。
口碑上,正午阳光的高品质让它开播就拿下豆瓣8.5分的高分,一周过去了,一分未掉。
热度上,每天也几乎都有关于它的热搜出现,剧情的,角色的。
《都挺好》在一夜之间唤醒了全国观众心中沉睡已久的老娘客人格。让他们在微博上吹响了一次又一次撕逼集结号。掀起了一波又一波骂父亲,骂老大,骂老二的战斗高潮。
就这样,平常只给流量明星屠的热搜榜,莫名其妙地让一部一个流量都没有的电视剧完成了 。
那么问题来了,《都挺好》,真的好吗?
好,而且是难得的好。
但是,正因为它的好,有些地方让我觉得既担忧,又可惜。
《都挺好》
《都挺好》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说白了就是一个失败原生家庭的撕逼群像,苏家五口人的亲情纠葛。
“中国式的无耻家庭”
从长辈说起吧。
苏母是家里的主心骨,她在子女幼时就无比信奉重男轻女,铁腕专制的那一套教育原则,也正是她的所作所为给剧中各个家庭成员的黑化埋下了祸根。
而她的病逝,更是成为了整个故事的导火索。
家里的父亲,叫苏大强,因为苏母的强势,让他在家里一直没什么地位,胆小怕事,遇到事情只会不负责任地躲到一边。
但当苏母意外去世,被压抑的自我开始爆发,他开始作天作地,倚老卖老,不断向儿女提过分的要求。
在这样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几个儿子就更是不堪。
大哥苏明哲如同他的名字一样,一个明哲保身,满嘴孝道却不见行动的“老好人”。
二哥苏明成,被宠着长大,啃老不知悔改,而且贪慕虚荣,两面三刀,一张可憎嘴脸,是苏家的一颗定时炸弹。
而这一切,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家庭里唯一的女孩,小妹苏明玉。
她的人设有些接近《欢乐颂》里的樊胜美,从小就是被父母轻视的那一个。
大哥要去美国上学,母亲卖掉了苏明玉的房间;
二哥考不上大学,母亲花钱让他上,帮他走后门找工作,后来为了结婚又卖掉家里的房。
而苏明玉明明能考出上清华的成绩,却被母亲要求去上免费的师范大学,只因为女生终究是要嫁人的,不能赡养父母。
十八岁那年,倔强的苏明玉与家里断绝了关系,若干年后又因为苏母的突然离世,她不得不再次走入苏家。
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
一
大概故事说完了,先来聊聊,《都挺好》到底好在哪?
首先,人物与他们复杂的关系,一开场就立住了。
不需要大段大段解释性的台词,轻描淡写,几个镜头就带着观众认识苏家五口人,走进他们的家庭生活里。
再加上演员的演技,角色与观众的距离感瞬间被拉近,让你觉得他们都是活在身边有血有肉的人。
姚晨确实适合这个角色,苏明玉又狠又硬又倔,一看就是野蛮生长起来的孩子,实则脆弱到不行。
在二哥家里,苏明玉冷眼坐在旁边玩手机,没有理会假哭的父亲苏大强,以“咖啡不错”结束二嫂的关心。
一条分明的隔阂,不需要内心独白,通过肢体与微表情,便透露得淋漓极致。
看起来没有一点情感的苏明玉,在出殡当天被二哥质疑“不就有几个臭钱”,甚至想要出手打她。
她嘴上不饶人,但当她因此没有办法参加母亲的葬礼时,瞬间泛红的眼睛,让人心疼,也让人知道她才是最重感情的那一个。
而倪大红呢,通过拉耸无神的双眼,下垂丧气的嘴角,包括永远仿佛都挺不直的腰板,无时无刻不透露出苏大强的自私,小气,对母老虎的忍耐和怂。
当苏母逼迫苏明玉读师范,女儿不情愿,苏明强是站起来了,但他晃悠着坐到电视机旁,只说了一句“我吃饱了”,然后拿起了报纸来读。
面对女儿与老婆的争吵,哪怕是到断绝父女关系的地步,苏大强却说自己要上厕所,转眼就逃了。
高鑫演的大哥,还有郭京飞演的二哥,也让人看着生气,恨得咬咬牙。
试问一家子的演技派,谁不爱看呢?
二
除了鲜明的人物,老戏骨的加入,《都挺好》的好更在于它的立意,它直接揭破中国当下家庭的现状。
过于在乎面子的实质,以及亲人间的冷漠,不再是血浓于水的讴歌,《都挺好》似乎有意在揭穿一种“家丑式”的家庭关系。
这样的细节有很多,在车上与大哥聊母亲的葬礼,苏明玉面无表情的样子,像在聊一个陌生人的事,她冷漠地说:“这种东西都是办给活人看的,没必要花那么多钱。”
而苏大强为了去美国,出卖死去的妻子,他告诉大儿子是苏母不想去伺候媳妇坐月子,所以才撒谎说他耳朵有毛病,不能坐飞机。
并没有所谓的亲情,所谓的爱。
前一刻,苏大强还要死要活说不敢回老宅,到处都是亡妻的身影,结果大儿子答应带他去美国,他转眼就开开心心回老宅拿衣服洗澡。
但其实呢,他借着拿衣服的谎,回去拿存折,他怕二儿子发现拿去花,但也不让苏明玉把二儿子啃老的事情说出去。
不为别人,只是怕亲戚朋友笑话,一个面子问题。
就连送大儿子去美国读书,苏母哪怕砸锅卖跌,但重点也不是他的前途,而是为了光宗耀祖,为了自己不丢人。
看下去,你会发现这个家庭散了不是因为苏母的去世,而是因为它本来就是散的。
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表面上维持着中国人传统的“家和万事兴”。
出殡当天摔下来的骨灰盒,仿佛就是一种想破新立旧的决心,想撕开中国式原生家庭的一切伪善面具。
三
但缺点也同样在这里。
《都挺好》为了揭露中国式原生家庭而拍,人物形象确实很鲜明,人物冲突也确实很强烈,但背后的动机细想却有些站不住脚。
把家庭分裂的原因,完全地放在重男轻女这一点上,有点单一了,显得头重脚轻。
这个矛盾一而再再而三的激化,每次争吵的内容都大同小异,仿佛又回到了过去的八点档,狗血得过分。
苏母重男轻女太过于极致了,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方,嗯,就差没亲自把小女儿赶出家门了。
再往现实一点说,那个年代在医院工作的母亲能生两个男孩吗?而且如果重男轻女,都有两个儿子,又何必再多生一个?
为了完成故事的冲突,苏母完全牺牲了人格,成为一个刻板、铁腕的功能性角色。
至于,二哥为什么欺负苏明玉?为什么从小就看她不顺眼?没有任何的解释,两个人一上来就是水火不容。
苏大强为什么对谁都只是提防的心态?哪怕老婆死了,也丝毫不管家务事?我们也无从知晓。
毫无理由的针锋相对,到了后期很有可能会面临圆不回去,剧情崩盘的问题。
看豆瓣简介,“终于实现了亲情的回归”,这句话更是让人惶恐。
不说别的,面对这样没头没脑、彻头彻尾的伤害,你能接受苏明玉原谅苏家吗?
抱歉,我不能。
那顶多就是成人世界的妥协。
写在最后
《都挺好》,跟它的名字一样,确实是挺好的,一洗过去中国现代家庭剧的婆婆妈妈,带有正剧色彩。
仅仅几集的时间,一点都不拖沓地让观众立刻代入冲突,同理心上阵。
角色鲜明,瞬间被同情,被爱,也被恨,愿意跟着人物走下去。
但也只能说“挺好的”,它太知道观众想看什么,为了把冲突最大化而去设定人物,设定关系,不断起冲突。
热闹过头了,看的时候是会跟着开心或纠结,但却经不起推敲。
在现代戏里,正午阳光还是差了一口气,差了那么一句:“真好,特别好。”
但冲着这个尝试和劲头,我相信我们会等到的。
为了避免权属纠纷,特做如下说明:本站内容作品来自用户分享及互联网,仅供参考,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youxuanhao@qq.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